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出 处:《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年第18期166-167,共2页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摘 要:目的:分析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患者的检出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明确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患者,分别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核磁共振影像技术诊断,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C T扫描影像学特征:非叶间胸膜转移以大结节(长径>5 m m)为主,结节形态多呈类圆形,肺-结节界面清晰;胸膜呈带状或(和)不均匀增厚。磁共振成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的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CT诊断的73.33%(P<0.05)。在恶性胸膜疾病中,间皮瘤与转移瘤在ASI与CNR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SIR方面,前者的相关数据显著大于后者(P<0.05)。该疾病在核磁共振检查下的主要影像学特征是:在肋膈胸膜出现结节样、肿块样变化,或者发生于纵隔胸膜;同时也会表现出增厚现象,该现象往往以不规则或者环状呈现出来。结论:核磁共振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做出明确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核磁共振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同时在鉴别胸部其他病种病变情况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