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 [2]教育部 [3]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出 处:《心理研究》2021年第5期387-387,共1页Psychological Research
摘 要: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bert Spiegelberg)对于现象学运动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这个运动的内部,胡塞尔自己的进程可以比作围绕一个内在中心——在这里就是主体的意识现象——向前运动的螺旋。然而,在转了几圈之后,他的一些追随者就被从切线上甩出去了。”本期专栏策划的三篇论文涉及当代意识科学、心理病理学与现象学的关系,可被视为现象学心理学研究(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也是沿着现象学运动中心之切线方向抛甩出去的重要取向。现象学心理学是哲学心理学的一种形式,它认真对待意识现象与结构的第一人称视角,但是与先验现象学相反,它仍然属于自然态度。当然,更广泛的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以及现象学的心理学的问题则从一开始就与这两者各自的发展相伴相随。时至今日,现象学与心理学在总体上已经渐行渐远,至少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哲学与心理学,或分属不同的阵营: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不过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很早就相信:“每一种先验现象学的分析与理论——即使是包括关于一个客观世界的先验构造理论——都能够通过放弃先验的态度并在自然的水平上发展起来。”因此,每个现象学的研究成果都可以转化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反之亦然。该专栏就是对在此方向上的种种努力与尝试的当今表达。
关 键 词:当代意识 切线方向 哲学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专栏策划 心理病理学 现象学运动 构造理论
分 类 号:B84-0[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