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大千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
出 处:《大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77-80,共4页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就业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YJC82008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性是民法制度的建构基础和合理性判断标准,从东西方文明在人性认识方面的显著分殊出发,能够深刻地反映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争议问题。以人性恶为基础建构的民法制度,一定程度上能与各国各时代的市场经济相兼容。主体平等、私法自治、权利保障是中国民法典的基本制度和精神。马克思主张具体人性理论,强调考察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的人性认识,协调民法的普遍性与地域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善,揭示出以人性恶为基础的民法制度之缺陷,有力地解释了人身关系中的婚姻家庭制度和财产关系中的公有财产制度。人性善蕴含较高的道德标准,其独特的实践作用可以判断和说明中国民法典中某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合理性,阐释其时代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