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恶

作品数:691被引量:62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冯兵施维万绍和李玉花朱锋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性恶的论证:荀子的经验类比
《逻辑学研究》2025年第1期36-50,共15页何远长 
逻辑与人性学说是荀子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但对二者的研究缺乏交集,由此导致对体现荀子逻辑思想的素材的忽视,对“性恶”的说明则依赖概念的抽象辨析。但回到文本可发现,诉诸经验的类比是荀子论证人性的主要方式,即通过与植物生长、产品...
关键词:荀子 性恶 逻辑 论证 类比 
“悲哀”的善与“过度”的恶——影片《消失的她》的伦理性反思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许晋通 袁智忠 
“善”与“恶”作为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作用于人以及个体行为的道德评价。电影《消失的她》作为一部以揭露人性为标榜的悬疑作品,裹挟了复杂的伦理场与善恶观。不难发现,它在叙事上通过“悲哀的善”而表达了“过度的恶”,徘徊于...
关键词:消失的她 夫妻伦理 个体道德 人性恶 诗性正义 
再论“管理学人性假设的新思考”——兼论“人性善”和“人性恶”
《上海管理科学》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黄金枝 窦琳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2ZXB254)。
“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性善与人性恶 人性假设 “一” 
人性与政治关系的古今之变:以性善论与性不定论为视角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62-64,共3页李涛 
讨论人性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放在古今之变的视域之下会让问题呈现得更加清楚。讨论人性问题,也不能只停留在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层面,而要深入人性或灵魂的层次,探讨究竟是哪个部分在主导实践行为中的善与恶.
关键词:人性恶 实践行为 人性善 人性问题 性善论 古今之变 善与恶 政治 
从历史细节处“撑杆跳”——《文城》与先锋小说的任务
《文艺争鸣》2024年第9期155-159,共5页罗雅琳 
一、先锋文学与“细节真实”问题余华的长篇小说《文城》2021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迅速引发了毁誉参半的高强度讨论。当然,对于总是试图挑战当代文学固有经验和惯性书写模式的余华而言,这不是他第一次遭遇此种情境。余华所见...
关键词:先锋小说 先锋文学 人性恶 当代文学 细节真实 余华 书写模式 文城 
人性恶的再现:《蝇王》汉译本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433-441,共9页程汝佳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一篇展示人性本恶的小说。1985年的陈瑞兰译本是国内首个译本。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龚志成译本的《蝇王》。本文对比分析龚志成译本和陈瑞兰译本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情节处理三个方面是否在...
关键词:《蝇王》 人性恶 龚志成 陈瑞兰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内在逻辑
《今古文创》2024年第27期56-59,共4页胡筱萌 
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相辅相成的法律准则和道德教化。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天下安定便成为众多思想家的毕生追寻。而荀子,博取众家之言,成一家之书。他将天人观与人性恶作为理论基础,延伸到“隆礼”“重法”,主张“王道”与...
关键词:荀子 隆礼重法 礼主刑辅 人性恶 天人观 
人性之恶与《雷雨》悲剧性——蘩漪形象再认识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刘成勇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2023年一般项目“全民阅读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SJYYB-065)阶段性成果。
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
关键词:蘩漪 《雷雨》 人性恶 悲剧 
后现代语境下的《蝇王》——“荒岛”的另一种可能
《时代人物》2024年第11期135-137,共3页尹成湘 
《蝇王》由著名作家戈尔丁创作,是1983年诺贝尔奖的获奖作品,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关于人性最深刻、最悲观的著作之一。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 观念的变化以及小说本身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蝇王》的解读视角也越来越多样 化,这为笔者从后现...
关键词:《蝇王》 后现代 戏仿 荒岛文学 象征 人性恶 
论《红楼梦》之画骨三法被引量:1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13,共8页王瑛 
《红楼梦》中人性之真善美,令人怦然心动,人多赞之。然《红楼梦》对人性恶之批判,一样侵骨噬魂。仅以叙述者可靠与否为视角察赵姨娘、王夫人、王熙凤等三人,即可发现叙述者振奋精神,调整态度,时而真诚,时而作伪,时而故作缄默,手段不同,...
关键词:《红楼梦》 可靠叙述 不可靠叙述 人性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