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玉玲[1] ZHU Yu-ling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52-58,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实施程序研究”(15BFX07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多元化简易刑事程序研究”(18CSPJ01);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刑事辩护全覆盖问题与对策研究”(QDSKL1901134)。
摘 要:我国值班律师制度借助于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行得以进一步发展。随着其适用范围的逐渐拓展,目前值班律师制度不仅适用于认罪认罚案件,而且也可以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然而,认罪认罚案件相较于一般刑事案件,其对值班律师的期待性需求有所不同。而现有对值班律师定位、职责、是否出庭等问题的法律规定,并不能完全满足认罪认罚案件对值班律师的期待性需求,因而导致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趋于形式化、被追诉者认罪认罚的真实性与自愿性保障不足等问题出现。需要在划分认罪认罚案件和不认罪认罚案件基础上,对刑事值班律师职责模式进行二元化设置和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