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犯概念的法教义学解读:语境、冲突与纾解  被引量:2

Legal Doctri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ecessary Accomplice:Context,Conflict and Relief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岚林[1] Li Lanlin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0期92-102,共11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一般课题“中国特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司法体系构建研究”(20SFB2010);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刑事法治”阶段性成果。

摘  要:"必要共犯"作为从德日刑法中引进的概念,与我国共犯立法模式、犯罪构成体系、共同犯罪本质等刑法理论存在冲突之处。在厘清德日刑法中必要共犯概念的基础上,在我国刑法语境中应充分肯定必要共犯在我国存在的理论价值,在最广义的共犯层面上将其作为与任意共犯相对应的一种"技术性"的共犯分类方法,赋予其"功能性概念"的体系定位。必要共犯应在犯罪阶层论中第一阶层"构成要件符合性"中考察,坚持行为共同说的共犯本质,并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规范论和秉持正义理念的学理论,在明晰相关认识论基础上构建必要共犯的研究平台,纾解其与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冲突,充分发挥必要共犯理论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的法教义学功能。

关 键 词:必要共犯 任意共犯 聚众犯 对向犯 共同犯罪 

分 类 号:DF611[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