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志田 Luo Zhitian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1年第10期44-58,共15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学术,由于西来的分科模式以现代学术之名而成为正统,出现一些超越普通新旧区分的微妙现象。有些文化立场偏于保守的学者,因防守而创造出新的"传统"(如所谓"四部之学"),揭示出学术分类这一现代问题对当时读书人的冲击甚大。其实中国学问在根本上不主张截然分类,尽管古人很早就有学问可以分而兼治的思考,并形成"术业有专攻"的认识,也一直在进行区分的尝试,然基调仍是通而后可分,即使分也互通,是谓"会通"。治学而看重分门别类,产生让各学"独立"成学然后分而治之的意识,是相当晚近的事。为避免以后出眼光看先前的学术,需要梳理中国学术贵通的主流以及见之于行事的区分尝试,以理解通中可分的中国传统治学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