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市710075
出 处:《公路》2021年第10期403-408,共6页Highway
摘 要:深埋高地应力薄层软岩隧道施工采用传统的隧道支护手段易出现初支开裂、大变形以及隧道塌方等病害。木寨岭隧道洞身处于典型的高地应力深埋薄层软岩中,隧道在常规加强支护作用下,隧道最大拱顶沉降240~513mm,最大累计水平收敛值637~1 224mm,隧道衬砌出现了大范围的剥落与开裂现象,不得不进行换拱,隧道初支的开裂大多是压力过大导致的,因此常规支护强度对于深埋高地应力薄层软岩隧道是不够的;通过隧道斜井井底恒阻NPR锚索大变形控制试验段总结,提出基于主动支护的高预紧力锚索+W钢带+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初支体系,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隧道变形与衬砌应力进行了分析。高预紧锚索加固作用下,隧道最大拱顶沉降120~180mm,最大累计水平收敛值150~430mm,隧道累计最大拱顶沉降减小69.4%,隧道累计最大水平收敛减小71.7%,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最后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最终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
关 键 词:木寨岭隧道 深埋薄层软岩 高预紧力锚索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分 类 号:U455.49[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