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升远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日本学刊》2021年第S01期158-158,共1页Japanese Studies
摘 要:战争、战败作为一种堪称“反应装置”的特殊历史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验视日本文学家精神质地、考察日本文学根本属性的极端语境。对昭和初期和战后初期日本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应警惕单一的审美尺度,兼治“去神化”之后、形而下层面的“人”的问题和江湖问题,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在思考文学、思想文本中的战争问题、战败问题时,过于强调1料5年8月15日的断代价值则有凸显政治、军事、民族尊严意义上的胜败结果之虞,却易使战争亲历者和后来者们淡忘了战争在个体生命层面上带来的“痛与苦”,在某些国内、国际情势的综合刺激下易催生出修宪冲动,甚至转化为因败而战的新事态;唯有以“跨战争”视野,对“战败体验”文本给予充分的重视、呈现和论述,让人们记住因战而败的历史真实,才能在其心中夯实好战必亡的认知基础,培养出捍卫和平主义的坚定信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