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类型学:《狂人日记》与鲁迅的语言观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先欣[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中文系,100084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10期168-181,共14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2017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到民间去’:中国现代文学民间话语生成研究(1902-1925)”(项目号:17YJC751047);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从人文角度探讨健康老年化:文学、电影与老年歧视”(项目号:2019308007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鲁迅的语言观联系着特殊的声音观,在鲁迅的早期和中晚期发生过重大转变,如何理解这一转变长期以来是鲁迅研究中的难题本文以重新解读《狂人日记》为出发点,提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设置了极为复杂的语言层次和机制,它同时质疑了文言和白话,而将理想的语言的核心置于主体“立诚”的强烈意志这样的语言观和声音观不仅有别于胡适、陈独秀的白话论,而且构成了鲁迅从早期的文言复古转向白话乃至大众语背后一以贯之的逻辑。

关 键 词:鲁迅 《狂人日记》 语言 声音 个人 

分 类 号:I210.9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