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霖[1] 高飞[1] 贾利[1] 陈宓[1] 钟昆[1] 王允[1] 韩建军[1] 何君[1] 

机构地区:[1]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621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年第31期166-1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o:2016PJ184)。

摘  要: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Karnofsky(KPS)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包括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不包括免疫治疗),观察组给予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KPS评分、SCL-90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有效率(32.00%vs.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6,P=0.33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72.00%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3,P=0.04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KPS提高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χ^(2)=3.947,P=0.047);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可在24 h内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免疫杀伤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临床疗效较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安全性及耐受性好,可适用于晚期不能接受放、化疗的NSCLC患者。

关 键 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DC-CIK KPS评分 SCL-90评分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