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成分变化及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艳梅[1] 龚年春 李鹏辉 谭电波[1] 

机构地区:[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3

出  处:《中国食品工业》2021年第21期96-101,共6页China Food Industry

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四种槟榔生物碱和鞣质的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多元统计。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四种生物碱和多酚变化总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干果槟榔壳中的四种生物碱含量最高,干果经煮籽、泡籽、点卤等复杂的加工工艺,得到终产品,四种生物碱总量和多酚损失超过50%,全过程中终产品槟榔碱最低,仅为干果槟榔壳中的32.6%。根据成分含量可将加工全过程的槟榔有效的分为四类:成品、干果、鲜果、及其他槟榔。

关 键 词:食用槟榔 生物碱 鞣质 加工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TS255.3[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