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情在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负性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果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彤[1] 黄泓坤 

机构地区:[1]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137-139,共3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基  金:2019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L19SZWT04);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面上项目)(LJKR0179)。

摘  要:利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挑选出具有显著负面情绪的大学生(标准分≥22分)20名,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的小组活动中增加自我同情训练项目,对照组不添加,并运用自我同情量表中文版(SCS)和K10对小组组员进行前后测试。结果显示,相比控制组,实验组自我同情的积极维度显著提升,而消极维度和负性情绪程度则明显减少。由此得出结论:通过自我同情干预,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消极自我同情向积极自我同情转化,从而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

关 键 词:负性情绪 小组工作 自我同情 大学生 

分 类 号: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