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进[1] 贾燕华 李宏[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海安226600 [2]海安市中医院内科,江苏海安226600

出  处:《四川中医》2021年第10期57-60,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课题(编号:N201602)。

摘  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CT影像学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的92例PH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CT影像学检查及中医四诊资料。比较四种不同中医辩证分型患者CT影像学上病灶大小、影像学分型、平扫密度、强化程度及CT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结果:气滞血瘀型患者病灶大于肝郁脾虚型,湿热郁结型大于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则大于其他三型,四种证型患者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以巨块型为主,结节型、弥漫型次之;肝肾阴虚型以弥漫型为主,巨块型、结节型次之;湿热蕴结型以结节型为主,巨块型、弥漫型次之;肝郁脾虚型以巨块型最少,弥漫型、结节型次之;四种证型患者影像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证型患者平扫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患者CT强化程度以轻中度强化为主,肝肾阴虚型以中重度强化为主,湿热蕴结型以重度强化为主,肝郁脾虚型以中重度强化为主,四种证型患者CT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患者HAP、PVP值依次降低,HPI则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的CT影像学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中医辩证分型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中医辨证分型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CT影像学特征 中医辨证分型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