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国玲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北京100081
出 处:《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基 金:“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子项目“广西罗城仫佬族语言文化调查”(批准号:2017MZSCX-DC018)。
摘 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和交际工具,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不能摆脱语言文字而独立发展。中国56个民族交错杂居的生存模式是语言接触与融合的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的语言使用体现了多民族混居的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功能演化。仫佬族在历史上与周边壮族、侗族、苗族、毛南族等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发展形成以仫佬语为主、多种语言混用的语言使用现状。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发语言或深或浅的借鉴与融合。语言接触导致语言要素的变化及语言功能的演变,并从族群心理和社会文化上产生影响。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分析语言接触的案例,并进一步探讨语言接触演变规律,对于增强各民族间文化认同,促进区域间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号:H275[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2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