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瑶 Wu Yao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2]云南民族大学,昆明650031
出 处:《江淮论坛》2021年第5期125-132,共8页Jiang-huai Tribune
摘 要:我国环境民事诉讼程序同时容纳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涵盖公民、法人、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和政府多种诉讼主体。实践中,环境民事诉讼的复杂性和新颖性需要法官发挥积极作用,其原告的特殊性使诉讼两造无法形成充分对抗,同时,法官可超越或重构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裁判。这使得民事诉讼中所坚持的当事人主义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受到质疑。诉讼模式决定诉讼制度的整体基调,协动主义和职权主义无法成为环境民事诉讼的分析框架,当事人主义依然是当前我国环境民事诉讼模式的理性选择。环境民事诉讼应将程序规则在当事人主义的技术方案中进行解释,基于公益、私益诉讼的目的不同,在规范审判权的基础上构建差异化的"程序群",同时发挥支持起诉、释明、群体诉讼等制度的积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