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儿外周静脉置管冲管与封管的最佳证据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玉芬[1] 向宇俊 周红琴[1] 夏姗姗[1] 楼妍[2]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杭州310016 [2]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311121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年第11期1374-137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ZH021)。

摘  要:外周静脉置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s,PVCs)是指导管头端置于外周静脉内的置管,广泛应用于危重及长期输液者输注液体、药物、营养液及血液制品等,是住院患儿最常见的用药途径。由于婴幼儿外周静脉细小、血管壁通透性大、不易固定、维护难度大,外周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例如静脉炎发生率为6%~16.7%;静脉渗出在新生儿的发生率高达78%,其中43%患儿伴有皮肤、肌肉或神经损伤;其他并发症如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干扰正常的药物治疗计划,同时也导致患儿舒适度下降、医疗成本增加以及住院时间延长。PVC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因素包括患儿的自身情况、静脉置管的材质、输注的药物,以及接口的消毒、冲管、封管等护理操作。

关 键 词:外周静脉置管 医疗成本 输注液体 并发症发生率 重症患儿 最佳证据 血液制品 用药途径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