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义华[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
出 处:《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代际交往与新文学的发生”(编号12BZW077)。
摘 要:《天演论》广泛流行,版本甚多。据王蘧常《严几道年谱》、皮后锋《严复大传》,手稿本当完成于1896年夏秋,至重阳节完序。1897年冬或1898年初刻印的慎始基斋本为第一个通行定本,其他通行本如商务本与慎始基斋本在内容上大体一致。手稿本计有"赫胥黎治功天演论序" "译例""卮言"与"论"四个部分,通行本则包括"吴汝纶序""译《天演论》自序" "译例言""导言" "论"五种。手稿本中的"卮言"一变而为慎始基斋本的"导言",在"国闻汇编本"中则易名为"悬疏"。与手稿本相比,通行本除"译例""卮言"发生重大变化之外,其"自序"也有值得注意的变动。本文拟以手稿本与慎始基斋本为对象,考察严译《天演论》手稿本与通行本之变异及其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