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出 处:《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714);云南(昆明)杨国源专家工作站(YSZJGZZ-2020037)。
摘 要:脑卒中是由血管原因引起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损伤导致的神经系统缺陷,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1]。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械性取栓、药物溶栓等方法都可实现血液再灌注,但时间窗狭窄、受益者极少,易发生再灌注损伤,造成更加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治疗效果不佳且预后差[2]。脑卒中可激活内源性修复机制,以应对神经损伤,提高这种修复能力是潜在的脑卒中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新生是内源性神经修复模式之一,新生神经元可迁移到受损区域,替换受损神经元、完成突触连接并整合入神经环路,在脑损伤后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卒中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