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佳[1] 程刚[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重庆400042

出  处:《癌症进展》2021年第20期2066-2070,共5页Oncology Progress

摘  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对评估患者病情非常重要,决定着治疗方式的选择,更与预后密不可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同时包括了病灶的代谢和解剖学信息,在NSCLC淋巴结分期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其中,肺癌原发灶的生物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有着密切关系,与原发灶相关的代谢参数可以用于预测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靶向性良好、合成简单且省时的新型显像剂已成功应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功能成像中,有助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但PET/CT体积相关参数有可能漏诊原发灶最大径≤3.0 cm的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当PET/CT检查显示纵隔淋巴结阴性时,联合超声内镜及纵隔镜有利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进一步检出。此外,影像组学可以从图像中获取大量有意义的定量特征,能更准确地判断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本文就PET/CT在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非小细胞肺癌 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最大标准摄取值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