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狗”抑或“替罪羊”?——论鲁迅、杨绛笔下“多维”的杨荫榆形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亚丽[1] 殷欣童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191

出  处:《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49-55,共7页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摘  要:在鲁迅与杨绛笔下,给读者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杨荫榆形象。鲁迅笔下的杨荫榆,是"毒寡妇式教育""恶婆婆式管理",充满武断、专制和压迫,"可恶,卑劣";而杨绛笔下则是"文武双全"的三姑母、颇受师生爱戴的女"学监"、"坎坷别扭的一辈子"。鲁迅分别在《忽然想到(七至九)》《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咬文嚼字(三)》《补白》《答KS君》《"碰壁"之余》《寡妇主义》等多篇文章里,对杨荫榆给予了痛斥与挞罚;而杨绛《回忆我的姑母》,则是杨荫榆人格丰富性、复杂性得以还原的一份珍贵资料,达到了重塑三姑母形象的艺术效果。两位作家的文本呈现了"多维"的杨荫榆形象。

关 键 词:杨荫榆 “落水狗” “替罪羊” 

分 类 号:K8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