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启玮 Wang Qiwe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184-193,共10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北宋中期士人在上尊官书中普遍采用称美誉望以劝讽有为的复合型言说方式,督责言官或宰执得位行道。这拓展了讽喻书写的可能性,昭示唐宋书体文谱系中一种创作新范式的兴起。该书写现象始于明道二年欧阳修、石介的上言官书。他们承续元和士人居官守道的原则,提出以言行道的理念,作为言官进言及自身上书的依据。自此,中下层士人往往不在其位则行其言,经由致信得位者实现自下而上的人际互动和政治实践。这类以美为劝的书信折射出北宋新型士人群体作为行道共同体的责善风气、理想主义、舆论意识和公共观念。他们在书写时将声望用作联结美劝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声望在北宋中期政治文化中的关键地位和二重属性。在声望政治的背景下,上书是下位者向上传递压力的首要途径。重望兼忧责则成为影响得位者之决策和创作的重要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