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春桂 Chen Chungui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当代儒学》2021年第2期8-26,共19页
摘 要:在《新理学》中,冯友兰从“技与道”展开了对“哲学”与“艺术”的讨论。他以“哲学”来承接中国传统的道学或理学,称之为“新理学”;论及传统的“技”则取其“艺术”之义。他通过讲理与不讲理、“心观”与“心赏”区分了哲学与艺术,认同艺术之高者可进于道,他说这是在艺术内讲艺术,凸显的是艺术与哲学之别。讲哲学,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共相与殊相的问题,“新理学”所要“接着讲”的也正是这一问题,只是换了两个名称,即“真际”与“实际”。哲学的对象是真际、是共相,其方法是“思”,哲学乃自纯思的观点。“纯思”就是纯粹的以“共相”为对象的思,以“真际”为对象的思,以“思想”为对象的思。“这样的思所构成的精神境界,《新原人》称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讲艺术,冯友兰是在艺术外讲艺术,即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艺术。若在艺术外讲艺术,则艺术亦如哲学一般,亦有艺术之理即“共相”,冯友兰称之为“本然艺术”。本然艺术作为艺术的共相存在于真际之中,“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艺术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表现共相”。冯友兰把创作艺术作品看作是艺术由本然到实际的展现,当“才人”见到艺术“本然样子”的瞬间,便进入了“圣域”中的某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的艺术,能使人感觉到“共相”的存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