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坤[1] WANG Ku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11-18,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8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学理,指的是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立论基础以及对该基础所衍生成果的审视检验。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一是明确回答人与美何者在先的问题;二是以人与社会关系为轴心,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认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当代美学与文论界的研究前沿之一,是以建构性学理取代先在性学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蒋孔阳先生在潜心研究康德、席勒、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大师所秉持学理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全新学理运用于美学探讨,其《美学新论》对本质主义先在性学理的纠偏,与建构论学理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当代学者抵达美学与文论研究前沿、更新学理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两种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美与异化,是社会机能的两极:美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异化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运行机制结合的副产品。长期以来,美学与文论界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重点关注异化这一维度,较少聚焦美这一维度。时下,美学与文论界研究成果学理不足的情况,少于学理不顺的个案。学理不足是指立论基础不牢;学理不顺是指研究成果经不起检验。对我国美学与文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西方大家著述中,亦难免存在学理不顺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