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赖大仁[1] 朱衍美 Lai Daren;Zhu Yanmei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中心,江西南昌330022 [2]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出 处:《学术研究》2021年第12期33-40,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40年文学理论问题论争研究与文献整理”(19AZW002);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论四十年变革发展与理论反思”(18WX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学阐释的特性取决于文学的特性,真正的文学阐释应当建立在对文学特性的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的基础上。文学阐释有两种不同观念与类型,传统文学阐释建立在过去古典文学观念基础上,与其他各种实用文类的理解与阐释没有多大差别;现代文学阐释建立在现代文学观念与建制的基础上,强调文学的虚构想象性特点和审美化意义价值。有必要着重探讨文学阐释区别于其他阐释类型的特殊性或“异质性”特点。文学的本体阐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本体意义,涉及对“文学阐释”与“非文学阐释”的认识;二是关于文学作品的本体阐释,涉及如何理解与阐释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文学的本体阐释应当契合文学的特性,即文学作品的文本特性、意义特性和价值特性,这样的文学阐释才更有意义价值,真正的文学阐释学理论建构,也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