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样本的青少年校园霸凌潜在类别与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福菓[1,2] 何壮 

机构地区:[1]贵阳学院党委,贵州贵阳550005 [2]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13-119,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青少年校园霸凌的特点和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BBA170070)。

摘  要:为探究青少年校园霸凌的特点,笔者使用《校园霸凌行为问卷》,在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含中职) 9个年级采用分层抽样法,共抽取3868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校园霸凌的总体发生率为34.3%,自小学四年级起呈波动上升趋势。潜在类别分析发现,除未卷入模式以外,存在4种受凌模式:言语受凌(26.4%)、现实交互受凌(5.1%)、非接触受凌(1.9%)、全重度受凌(0.9%)。受凌模式分布受多项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基于本土化测量工具的大样本、潜类别研究为校园霸凌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校园霸凌的治理,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加立体的方案。如完善法律法规,制订更全面的排查策略,培养学生有效应对校园霸凌的能力,开展家庭、学校、社区协同防治工作。

关 键 词:校园霸凌 潜在类别分析 受凌模式 策略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