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针假单胞菌YL-1高产荧光性嗜铁素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YL-1 with high production of pyoverdine in flas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文杰 乔俊卿[2] 易厚天 左杨 刘永锋[2] 刘邮洲[1,2] Yu Wenjie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3]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上海20024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24期225-232,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72076);苏州市科技计划(编号:SNG2018095)。

摘  要: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YL-1是一种对多种病原菌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缺铁培养基和自然环境中,绿针假单胞菌的主要抑菌物质是其分泌的荧光性嗜铁素(Pyoverdine,简称PVD)。为提高其嗜铁素的产量,采用摇瓶培养发酵,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CCD)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YL-1菌株高产嗜铁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最终获得YL-1菌株高产嗜铁素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1.52 g/L丁二酸、2.00 g/L丁二酸钠、0.88 g/L MgSO_(4)·7H_(2)O、0.50 g/L(NH_(4))_(2)SO_(4)、0.50 g/L蔗糖、3.49 g/L KH_(2)PO_(4),5.44 g/L K_(2)HPO_(4),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26℃,pH值为7.0,发酵时间为36 h,接种量为2%,转速为180 r/min,装液量为250 mL三角瓶装50 mL液体。摇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后,菌株YL-1嗜铁素的产量提高43.18%,D_(405 nm)/D_(600 nm)值为2.36,优化效果明显。

关 键 词:绿针假单胞菌 荧光性嗜铁素PVD 发酵培养基 发酵条件 工艺优化 

分 类 号:S182[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