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穆丽 郑珂[1] 张声[1]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5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465-146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基  金: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2019Y9112)。

摘  要:鼻腔鼻窦乳头状瘤(sinonasal papillomas,SP)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有内翻性、外生性和嗜酸性乳头状瘤三种亚型,具有复发和恶性转化的潜能,与其它类型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相比,预后稍好。目前S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HPV感染曾被认为是其发病的第一事件,但与恶性转化未见明确关系。分型分级在SP恶性转化的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系统回顾近年来SP的病理诊断、分型分级、病因及恶性转化发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为新的、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基础。

关 键 词: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病理分型 恶性转化 发病机制 文献综述 

分 类 号:R739.6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