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军新[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出 处:《金融会计》2021年第12期40-52,共13页Financial Accoun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012);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中国货币史研究课题“新中国以后对中央苏区货币收兑政策及其实施与效果评价--基于政治-货币信任理论扩展分析框架”(编号2021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公债是苏区国家财政金融治理的一项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目前对苏区公债政策的研究主要从缓解财政压力与发展经济角度,对苏区公债创新发展的史实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从实际运行看,苏区公债同样符合现代公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革命公债作为苏区财政与金融联结的信用工具,具有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基本特征,是苏区广义货币-苏票体系组成部分,根植于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此,基于金融功能-制度结构的视角,吸收现代金融功能六要素论,结合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运行实际,提出和构建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契合金融结构的功能、维护信任基础功能等扩展框架,系统分析苏区公债运行机制创新,以及存在不足和问题,以得出对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关 键 词:苏区公债 财政-货币-金融体系 苏票 金融功能 金融创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