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公债运行机制的创新及启示--基于金融功能-制度结构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军新[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出  处:《金融会计》2021年第12期40-52,共13页Financial Accoun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012);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中国货币史研究课题“新中国以后对中央苏区货币收兑政策及其实施与效果评价--基于政治-货币信任理论扩展分析框架”(编号2021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公债是苏区国家财政金融治理的一项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目前对苏区公债政策的研究主要从缓解财政压力与发展经济角度,对苏区公债创新发展的史实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从实际运行看,苏区公债同样符合现代公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革命公债作为苏区财政与金融联结的信用工具,具有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基本特征,是苏区广义货币-苏票体系组成部分,根植于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此,基于金融功能-制度结构的视角,吸收现代金融功能六要素论,结合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运行实际,提出和构建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契合金融结构的功能、维护信任基础功能等扩展框架,系统分析苏区公债运行机制创新,以及存在不足和问题,以得出对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关 键 词:苏区公债 财政-货币-金融体系 苏票 金融功能 金融创新 

分 类 号:F812.5[经济管理—财政学] K26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