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程节 Qin Chengjie
机构地区:[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6期33-43,共11页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项被赋予政治、经济双重改造使命的宏大工程,对农民的日常心理和行为取向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从广东地方性实践看,面对“入不入社”问题时,各阶层农民的心理形态与行为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贫农普遍呈现出“积极拥护”“感恩”“均平”“求富”等不同心理形态;中农则表现为“欲迎还拒”,“怕吃亏”“随大流”“单干”等不同心态兼而有之,呈现出对国家政策规范化期待与谨慎戒备的双重矛盾心理;富农由于自身处境对入社抱投机心理,既害怕被孤立而主动讨好乡村“熟人社会”,又因入社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不满与有限抵抗。研究表明,各阶层农民入社并非完全出于自主的理性选择,而是掺和着利益、政策与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权衡与考量。农民的各种复杂心理和行为取向,既反映合作化语境下农民的利益诉求,也隐含各阶层农民的生存智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