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州“跳花棚”的原始戏剧形态及戏剧史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文畑[1,2] 简贵灯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 [3]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1年第12期79-84,共6页Sichuan Drama

基  金: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广东西南部民间遗存戏剧文献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WTSCX057);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古代福建移民族群与粤西信俗文化生成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GJ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国家非遗项目广东化州"跳花棚",是明代随移民"由闽入粤"的一种宗族社戏。因长距离迁徙和长时间流变,"跳花棚"部分文化内涵已被宗族移民所遗忘或误读。本文对"跳花棚"的戏剧逻辑进行解读,发现剧中"神性"角色及"神性"元素的出现均具特定的仪式性定位与文化蕴涵,部分科仪甚至包含了闽浙戏剧文化交流,以及闾山派与同样具有古老楚巫渊源的湖湘梅山派相交流之痕迹。"跳花棚"的戏剧形态是考察福建明清道教仪式戏流变值得参考的一种样本。

关 键 词:“跳花棚” 福建移民 宗族社戏 神性 

分 类 号:J80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