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中的遮蔽与解蔽——黑格尔贬斥中国文化原因的多视角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礼明 

机构地区:[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110-117,共8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2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项目(2021JC59);2021年度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JGLX069);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支持项目前期研究成果。

摘  要:在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往中,理性早熟的中华文化为资产阶级突破神学束缚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和强大的实践武器,中华文化受到欧洲社会的普遍赞扬。当推翻封建专制政权成为欧洲社会的新需求时,中华文化由于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转换之需,成为欧洲社会的批判对象。这一切的发生,是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大批西方学者在中西交流受阻的环境中,在西方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思维方式、精神价值缺乏深层把握、同情理解的前提下,继承了基督教的不包容传统,把支撑资本主义精神的理论逻辑建基于欧洲中心、日耳曼中心的地域、种族偏见和满足于资产阶级殖民世界的理论需求之上。这一切使黑格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真实精神形成了遮蔽。

关 键 词:文明互鉴 黑格尔 中国文化 遮蔽与解蔽 

分 类 号:B516.3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