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结合部记录的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8

Tectonics of the offshore Red River Fault recorded in the junction of the Yinggehai and Oiongdongnan Basi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超 任建业[1,2,3] 裴健翔 刘博文[1] 左翔 刘佳奥 朱士国 Lei C;Ren J;Pei J;Liu B;Zuo X;Liu J;Zhu S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4]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524057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1期81-97,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2093、41830537);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项目(编号:GML2019ZD020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7ZX005008001)资助。

摘  要:红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的重要断裂构造,研究其形成演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地貌变迁、水系演化和含油气沉积盆地形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结合部(简称莺琼结合部)是开展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属性研究的关键点.本研究以区域长地震剖面、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岩芯资料为基础,对莺琼结合部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地层分析,识别出该区域的隆凹格局及其主要断裂体系,明确了莺琼结合部为走滑变形区和伸展变形区的过渡区域,从北向南以1号断层和中建凸起为分界线,断层走滑作用在渐新世-早中新世活动,其中以早渐新世的断裂活动较为显著.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提出了莺琼结合部走滑-伸展作用协同演化模式:始新世时期,莺琼结合部受NW-SE向的伸展作用的控制,形成了统一的断陷结构;渐新世以来,由于在印度-欧亚挤压的整体背景下印支地块挤出逃逸,莺琼结合部NW-SE向走滑断层开始发育,活动时间从渐新世早期持续到中中新世早期,该走滑带的发育限制了先前发育的NE-SW走向伸展断裂系统在1号断层和中建凸起的西侧继续发育.研究成果对揭示环青藏高原盆山系统的形成、南海洋盆的演化和油气聚集的关键构造要素具有启示意义.

关 键 词:红河断裂带 南海 青藏高原东南缘 构造结合部 

分 类 号:P542.3[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