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太岗[1] 董漫玉 张飞虎[1] 李月红[1] 张晓娇 魏冰 刘金香 

机构地区:[1]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科,安徽宿州234000

出  处:《安徽医学》2022年第1期53-55,共3页Anhu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21)。

摘  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贫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14例初发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贫血,分为贫血组(n=70)与非贫血组(n=44)。分析两组患者各临床和实验室变量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M患者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和变量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的球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白介素-6(IL-6)、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和R-ISS分期较高,而清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和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较高是MM患者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和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预测MM患者发生贫血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95%CI:0.818~0.961,P<0.001)和0.700(95%CI:0.604~0.796,P<0.001),二者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50 pg/mL和28.30%,此处的特异度均>70.00%。IL-6水平ROC曲线下面积大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ROC曲线下面积,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0,P=0.002)。结论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和IL-6水平较高对MM合并贫血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IL-6水平对贫血的预测价值更高,可能参与了MM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关 键 词:多发性骨髓瘤 贫血 危险因素 白介素-6 骨髓单克隆浆细胞 

分 类 号:R733.3[医药卫生—肿瘤] R556[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