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妍娜[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2022年第2期158-160,共3页ART EVALU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2020年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070;广州大学2020校内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项目名称:粤港两地粤剧唱腔流派发展趋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YK2020018。
摘 要:粤剧中的唱腔流派艺术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粤港澳城市语境中,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内地演出生态与创作机制的变迁,导致流派艺术的式微,当下广州粤剧舞台上流派艺术呈现风格融合与弱化的趋势。造成流派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曾经“演员中心制”的创作模式转向“剧本中心制”,专业编剧、专业唱腔设计创作模式的形成,导致演员个性化创造空间的消失,使得舞台表演中唱腔风格的融合与弱化成为普遍的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