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妍娜

作品数:24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粤曲粤剧当下茶座昆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艺术评鉴》《大众文艺(学术版)》《作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重构与“华人性”变迁--新加坡华人粤剧表演中的新现象及文化阐释
《中国音乐》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潘妍娜 
2018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课题编号:2018GZY17);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070)的阶段成果。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独立以来,为建立“一个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政府通过讲华语和重建华人文化等国家政策,将新加坡华人方言族群重建为“新加坡华族”,在这一过程中,粤剧职业演戏不断式微,但业余社团却获得新的发展。新加坡敦煌剧坊是当...
关键词:传统 粤剧表演 新加坡 华人性 族群认同 
广州地区私伙局中曲艺爱好者流派唱腔观念调查——以广州三所私伙局为个案
《乐器》2022年第9期68-71,共4页潘妍娜 黄彦君 范垲欣 
教育部人文社科2020年青年基金项目《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YJC760070;广州大学2020校内科研项目重点项目《粤港两地粤剧唱腔流派发展趋势比较研究》,课题编号YK2020018;广州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训练省级项目《广州地区私伙局中粤剧唱腔流派现状》,课题编号S202011078116。
广州地区民间私伙局中的日常唱曲活动,向来是粤剧、粤曲及其唱腔流派艺术活态传承的重要民间载体。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伙局发展为更加多元化的类型,不同类型私伙局在唱曲活动上有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下粤剧粤...
关键词:私伙局 流派唱腔 曲艺 传承 
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传承的三种形式与角色变迁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22-33,共12页潘妍娜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8年度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2018GZY1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2020年青年基金项目“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20YJC760070)阶段性成果。
新加坡是粤剧在东南亚传播的中心,在新加坡多元族群的文化环境之下,流散海外的粤剧主要以街戏、会馆、社团三种形式存在,分别代表着粤剧在当下新加坡发展的不同面向。粤剧街戏虽然衰落但仍然作为"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反映了地方传统作为...
关键词:粤剧 新加坡 华人 文化传播 族群认同 
当下广州地区粤剧唱腔流派艺术发展趋势及原因探析
《艺术评鉴》2022年第2期158-160,共3页潘妍娜 
教育部人文社科2020年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070;广州大学2020校内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项目名称:粤港两地粤剧唱腔流派发展趋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YK2020018。
粤剧中的唱腔流派艺术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粤港澳城市语境中,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内地演出生态与创作机制的变迁,导致流派艺术的式微,当下广州粤剧舞台上流派艺术呈现风格融合与弱化的趋势。造成流派变迁的主...
关键词:粤剧 流派 融合 弱化 
从内容到形式:新中国“戏改”中的昆剧音乐与国家话语
《音乐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81-91,M0003,共12页潘妍娜 
在新中国“戏改”的“推陈出新”方针之下,传统昆剧高度形式化的音乐结构形态与戏改提倡“新的内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这一古老剧种音乐必然面临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的《十五贯》到60年代的《琼花》,受到不同阶段政治话语的影响...
关键词:戏改 昆剧 音乐 变迁 
区域音乐的历史书写文化阐释——陶诚《岭南文化中的“广东音乐”》读后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20年第3期91-93,共3页潘妍娜 
在中国的地方传统乐种中,"广东音乐"是一个极富岭南地方特色与研究价值的音乐种类。学界对"广东音乐"的研究虽然已有一定成果,但较为分散,涉及的问题多围绕"广东音乐"的"源流、技法、作品和代表人物"等问题进行局部窥视,专著式的综合性...
关键词:广东音乐 区域音乐 岭南文化 文化阐释 乐种 音乐种类 历史书写 综合性研究 
广州市两类粤曲职业表演者生存现状考察与比较
《音乐传播》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潘妍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文化空间视域下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考察与研究”(课题编号:GD13YYSO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8年度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课题编号:2018GZY17);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度“羊城青年学人”研究项目“广州粤曲职业表演群体现状研究”(课题编号:16QNXR34)成果
当下广州粤曲从业者存在着专业曲艺团演员与民间茶座演员两个群体,两者在专业水平、经济条件以及表演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其具体的传承活动中的音乐观念与实践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广州市现有粤曲表演场所与表演团体进行走访,可作出相...
关键词:粤曲 表演者 曲艺团 茶座 
粤曲唱功课教学模式初探——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2期49-50,共2页钟钰铃 潘妍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文化空间视域下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考察与研究>(课题编号GD13YYSO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8年度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课题编号2018GZY17);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研究项目<广州粤曲职业表演群体现状研究>(课题编号16QNXR34);广东大学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2017年一般项目<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主体的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201611078095)
当下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与奠基性作用。该文通过对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粤曲唱功课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该课程在教学方式、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保留了传统民间传承的精髓...
关键词:粤曲 唱功 教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粤曲与歌坛被引量: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56-64,共9页潘妍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文化空间视域下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考察与研究"(GD13YYSO2);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研究项目<广州粤曲职业表演群体现状研究"(16QNXR3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新式茶楼中歌坛的兴起,为粤曲在城市中的演出提供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歌坛的商业化运作,促进了粤曲艺人向职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新兴社会阶层与艺人的交流;"舅少团"捧伶之风活跃了歌坛...
关键词:城市化 歌坛 粤曲 女伶 
当下广州粤曲茶座观众现状与趋势调查——以大同酒家为个案
《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2期135-136,共2页潘妍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文化空间视域下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考察与研究"(课题编号:GD13YYSO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8年度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课题编号:2018GZY17);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研究项目"广州粤曲职业表演群体现状研究"(课题编号:16QNXR34)
粤曲茶座是广州地区茶楼中存在的一种粤曲表演形式,其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对其受众群体现状的调查是了解这一传统表演形式在当下变迁的关键。
关键词:粤曲茶座 观众 老龄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