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传承的三种形式与角色变迁  被引量:3

Three Forms and Role Changes of Cantonese Opera i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Society in Singapo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妍娜[1] Pan Yanna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22-33,共12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8年度一般课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传承现状研究”(2018GZY1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2020年青年基金项目“粤剧唱腔流派在粤港澳三地的发展研究”(20YJC760070)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加坡是粤剧在东南亚传播的中心,在新加坡多元族群的文化环境之下,流散海外的粤剧主要以街戏、会馆、社团三种形式存在,分别代表着粤剧在当下新加坡发展的不同面向。粤剧街戏虽然衰落但仍然作为"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反映了地方传统作为族群的记忆对华人仍具有独特意义;地缘会馆中粤剧多元角色的转变折射了粤剧对于时代的适应,以及当代华人方言群体对于"华族"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业余社团敦煌剧坊"明日之粤剧"的实践反映了新一代华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认同与地方文化关系的表述与认知,体现了粤剧在多元族群语境之下文化价值与功能的转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多重角色展现了与原生地中国不同的"新加坡"特质,也反映了新加坡华人"融合"与"差异"共存的族群认同。

关 键 词:粤剧 新加坡 华人 文化传播 族群认同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