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1941—1960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家铭 侯敏[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4-118,139,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思想演进与俄苏话语资源”(LQN20203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接受之考辨研究”(L20BZW006)。

摘  要:诗是戏剧的本质,戏剧是诗的艺术。"诗人本质""抒写情思"的浪漫主义情怀成就了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追求。本文从"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诗学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出发,分析戏剧的诗性本体特征与诗化美学倾向,以及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自身原因,找寻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文本呈现,探究史剧诗意性追求对史剧抒情性、戏剧性的影响,审视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得与失。

关 键 词:郭沫若 历史话剧 诗意性 史剧观 抒情性 戏剧性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