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国左翼文学文论误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世纪剧坛》《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郭沫若学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模式研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59-64,共6页侯敏 张文苑 于家铭 金世玉 
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研究”(项目编号:JG2020YBXM134);2022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立项“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为例”(项目编号:JG2022KCSZ041);辽宁大学本科优秀主讲教师教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与老牌文科专业,在新的时代语境与社会现实需求中逐渐表征出日益边缘化的发展态势.2018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与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汉语言文学专业跳脱出固有框架,实...
关键词: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 模式 
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与无产阶级文化派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第5期73-86,共14页侯敏 陈浩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的接受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FZWB050;2022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2KCSZ041;辽宁大学本科优秀主讲教师教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俄苏无产阶级文化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理论预设对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曾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引发中国无产阶级文论的萌生,到“革命文学”论争促发中国学界进一步了解无产阶...
关键词:左翼 无产阶级文化派 无产阶级文论 建构 
作家论的三个评价标准:史料、时代与文本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1期138-146,160,共10页侯敏 
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史料、时代与文本是现当代文学作家论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评价标准。史料是作家论的根基,在史料选取过程中,只有注重搜集史料的“全”、致力挖掘史料的“深”、力避史料运用的“偏”,才能确保筑牢作家论的根基。时代是作家论的标尺,以时...
关键词:作家论 史料 时代 文本 评价标准 
周扬、胡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高尔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9期116-127,共12页侯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的接受史研究”(21FZWB050);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接受之考辨研究”(L20BZW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左翼文学内部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资源时,实则存在两种不同的接受路径,并由此引发了周扬与胡风之间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写真实”“典型”“革命浪漫主义”等要素的龃龉与论争。虽然在论争中,周扬与胡风...
关键词:周扬 胡风 高尔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论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1941—1960年)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4-118,139,共6页于家铭 侯敏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思想演进与俄苏话语资源”(LQN20203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接受之考辨研究”(L20BZW006)。
诗是戏剧的本质,戏剧是诗的艺术。"诗人本质""抒写情思"的浪漫主义情怀成就了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追求。本文从"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诗学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出发,分析戏剧的诗性本体特征与诗化美学倾向,以及郭沫若...
关键词:郭沫若 历史话剧 诗意性 史剧观 抒情性 戏剧性 
中国左翼文学版图中的卢那察尔斯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9期54-62,共9页侯敏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接受之考辨研究”(L20BZW006);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思想演进与俄苏话语资源”(LQN202035);辽宁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传承与演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卢那察尔斯基与中国左翼文学有密切关联。其文艺阶级论、能动反映论和大众文艺论对左翼文学产生重要影响。文艺阶级论不仅促发了左翼理论家从革命、阶级的角度品评与估衡文艺价值,而且提供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的重...
关键词:中国左翼文学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版图 
聚焦艺术实践,探讨文艺创作的时代精神——“辽宁艺坛”第二期发言摘要
《新世纪剧坛》2021年第4期72-80,共9页孙浩 洪兆惠 梁海燕 赵亮 毛琦 苏妮娜 轩小杨 侯敏 李雪 卢兴 张守志 贾爽 
"辽宁艺坛"是在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品牌学术论坛活动"艺术沙龙"及辽宁省文联品牌活动"艺术对谈"后,于2021年合力全新策划的艺术学术活动。侧重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立足辽宁文化潮头,放眼全国,关注文化热点及多艺术...
关键词:艺术沙龙 学术活动 文艺创作 发言摘要 学术论坛 时代精神 学术交流 文化热点 
茅盾的思想演进与俄苏文学资源(1919年—1949年)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23-128,共6页侯敏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LQN202035);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20BZW006);2020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JG2020YBXM134)。
茅盾五四时期"为人生"观念的生发、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艺术观的确立,乃至40年代出于政治信仰对无产阶级艺术观的进一步拓进与深化,都与其对俄苏文学、文化的观照和思考密切关联。茅盾对俄苏文学的审视,不仅促发了其思想的转变与演进,丰...
关键词:茅盾 俄苏文学 无产阶级艺术观 五四时期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死亡意识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2期39-44,共6页侯敏 于千尧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思想演进与俄苏话语资源”,项目编号:LQN202035;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对高尔基接受之考辨研究”,项目编号:L20BZW006。
从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来看,“死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它不仅是鲁迅个我的精神象征,也是其审视民族国家命运的重要命题。从死亡意识的缘起与流变来看,鲁迅由生活经历、生命体验生发出个体死亡意识,后经不断思考发展到对民族国家...
关键词:鲁迅 文学创作 死亡意识 生命哲学 
不断争论中的《子夜》——兼及经典意义之再思考
《郭沫若学刊》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侯敏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LQN202035);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20BZW006);2020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JG2020YBXM134)。
《子夜》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处于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不断争论之中,然而争论并未撼动其在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地位;《子夜》引发不断争论和经典意义的生成与其文本内外涵纳的多重意蕴密切关联;在当下,无论对读者了解1930年代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茅盾 《子夜》 争议 经典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