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立尧[1] SUN Liyao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诗律学研究”(13BZW034)。
摘 要:“格律”作为各类诗歌传统中的主要特征之一,历来受到诗论家的重视;诗歌传统本含摄于语言传统,但语言传统本身却易为人所忽略。以“诗律”为核心,通过比较汉语中的格律诗、现代诗,与英语、拉丁语中的格律诗,则“诗歌传统”与“语言传统”二者的分疏崭然可见:“格律诗”具有极强的“反语法性”,如汉语格律诗中的自由语序,省略以造就的语义含混,拉丁语“六音步”诗中的“连锁句”、“丫叉句”所构建的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句法,等等;而“自由诗”看似自由,其语法的规定性却是最强的,其突破有赖于对“格律诗”传统的继承。因而,格律诗的“自由”与自由诗的“限制”,恰恰表明了“诗律”与“语言”两者之间互为自由与限制的动态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