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110847 [2]中西医结合学院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2期293-296,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4)。
摘 要:《伤寒论》277条中提出"四逆辈"一概念,综观《伤寒论》全文,如此以"辈"字统括某一类方药的论述,仅此一处。且条文所述为太阴中焦之证,不曰"理中辈"而曰"四逆辈",其意何在?就此疑问,笔者试从厘清四逆、理中二者异同及关系入手,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四逆汤证以邪气为先,阴寒凝结为重,以姜附性烈力峻之类,荡涤寒邪,驱逐冷积,使阳气自复,当属"温热之温";而理中丸证是以不足为先,寒气乃趁虚而入,用参术炙草性缓温和之品,以补虚和中,使阴邪自除,乃养正除邪之意,当属"温存之温"。277条明言"脏有寒"而未提及"虚",故治法强调"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而非温补之"理中辈",乃切合方证机理统一之意。同时基于伤寒六经传变之规律,以"辈"概言之,又彰显张仲景论治疾病重视治中有防、并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关 键 词:伤寒论 张仲景 四逆辈 四逆汤 温里散寒 理中丸 温中补虚
分 类 号:R2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