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红杰[1] Sun Hong-jie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22年第1期10-23,29,共15页Chinese Music
摘 要:旋律在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弱化甚至缺失,已引发整体音乐文化生态发生深刻转变。历史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音乐(尤其它的旋律)注定会以某种方式被其语言赋形,从而具有该民族特有的语言基质。在音乐创作中回避旋律,或是在旋律写作中脱离语言,相当于割裂了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关联维度,也断绝了音乐与民族特质之间的一个活生生的亲缘因素。本文援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观点,论述了旋律何以作为音乐民族特性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并结合笔者自身的诗文吟唱实践,阐释了语言何以作为旋律创作的灵感源泉。文章呼吁当代作曲家重新思考旋律的意义并潜心挖掘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也召唤音乐学家对"诗乐关系"这一古老话题再作审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8.1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