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志伟[1] Ge Zhiwei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2年第1期15-27,共13页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修辞视域下锺嵘《诗品》的文本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1ZWC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郭璞《游仙诗》主旨问题至今仍有争议,其中又以《诗品》“坎壈咏怀”说影响最为深远。但锺嵘立论有其特定的批评边界,他旨在反驳以刘勰、李充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为自家选诗、论诗张本,摘句具有鲜明的“为己性”特征。论者欲准确把握《游仙诗》主旨,首先就要弄清郭璞当时的创作动因。檀道鸾《续晋阳秋》对此有相当完整的叙述,逻辑谨严,“至过江,佛理尤盛”的文化变局对身陷社交困境的诗人有所启发,是《游仙诗》创作的直接动因;东晋门阀士族普遍信奉神仙道教,郭璞《游仙诗》借鉴早期道教传播中的某些特点,将自己塑造成“师者”的形象,试图利用士流这种信仰获取文化身份的认同,文本间隐藏着较明显的交际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