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皮肤病名疥、瘙、痂词义演变考  被引量:1

Study on Meaning Evolution of Skin Disease Naming of Jie、Sao、Jia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宝珍[1] 刘庆宇[2] LUO Baozhen;LIU Qingyu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中医文献杂志》2021年第6期1-4,18,共5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简帛资料与战国秦汉疾病史研究”(16YJA770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三部出土医学简帛脉学文献的综合研究”(2019BTQ0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课题“简帛资料与秦汉疾病词汇研究”(2020C25)。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秦汉出土及传世文献中的皮肤病名"疥""瘙""痂",认为秦汉"瘙""痂"均指皮肤瘙痒、皮屑如鳞甲甚至化脓出汁的类名,"疥"则为其初起症状。魏晋隋之后,"疥"逐渐取代"瘙""痂"成为皮肤病类名;"痂"的语义范围缩小为疮口脱干的鳞甲;"瘙"的语义转移为瘙痒这一症状。

关 键 词:   词义演变 

分 类 号:H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