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宝珍[1] 刘庆宇[2] LUO Baozhen;LIU Qingyu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中医文献杂志》2021年第6期1-4,18,共5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简帛资料与战国秦汉疾病史研究”(16YJA770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三部出土医学简帛脉学文献的综合研究”(2019BTQ0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课题“简帛资料与秦汉疾病词汇研究”(2020C25)。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秦汉出土及传世文献中的皮肤病名"疥""瘙""痂",认为秦汉"瘙""痂"均指皮肤瘙痒、皮屑如鳞甲甚至化脓出汁的类名,"疥"则为其初起症状。魏晋隋之后,"疥"逐渐取代"瘙""痂"成为皮肤病类名;"痂"的语义范围缩小为疮口脱干的鳞甲;"瘙"的语义转移为瘙痒这一症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