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宝珍

作品数:35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出土文献秦汉中医简帛病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文献杂志》《西部中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福建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时期福建中医药文化向东南亚的播迁
《福建史志》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陈巧 罗宝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课题“闽台中医药文献文化传承与交流研究”(编号:XJC2022011)。
明清时期,在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下,许多福建人纷纷涌入东南亚,中医药随之传播到东南亚。福建中医药文化向东南亚播迁的方式主要有中药材贸易、开设药房和药铺、医药信仰传播三种。通过中医药文化播迁,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病无医...
关键词:明清 福建 东南亚 中医药文化 
秦汉“疫”“疠”用例及语义内涵考被引量:1
《中医药文化》2023年第6期581-587,共7页罗宝珍 刘庆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87000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9BTQ0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项目(CTWX2201)。
通过梳理秦汉与疫病相关的“疫”“疠”二词用例,认为秦汉“疫”语义指群体共患、危害程度不一的疾病类型。秦汉与疾病相关的“疠”有二义:一义指由虫、风所致的恶疮类皮肤疾患;另一义指由恶气所致,突然暴发、蔓延迅猛、危害极强的疾病...
关键词:秦汉时期   词语考释 
明清时期福建与琉球的医药交流被引量:1
《福建史志》2023年第4期40-45,72,共7页李捷 罗宝珍 
明清时期,因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福建与琉球的医药交流频繁、形式多样。两地医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中药材贸易、医药人才往来、医药书籍编刻等。通过医药交流,改变了琉球“国无医药”的境地,琉球的医药发展与福建联系愈发紧密。
关键词:福建 琉球 医药交流 明清时期 
越鞠丸方名考证被引量:2
《福建中医药》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卢雪晴 罗宝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6YJA77000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课题项目(CTWX2201)。
从语言文字、方剂命名规律、医理等多角度考证分析朱丹溪立“越鞠丸”方名之意,认为朱丹溪以“越鞠丸”命名的本意为提示方剂发越郁结的功效,而同方异名之“芎术丸”提示此方中川芎、苍术的重要性。期望可以通过对方名的分析研究,完善...
关键词:越鞠丸 方名 考证 
张子和攻法浅析被引量:5
《河南中医》2022年第4期519-522,共4页黄伟智 罗宝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6YJA77000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课题项目(2020C25)。
张子和认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入侵人体,导致疾病发生,并且影响病程与病情。"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人与天地相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之六气,地之六气,人之...
关键词:张子和 攻法 汗法 吐法 下法 《儒门事亲》 
秦汉皮肤病名疥、瘙、痂词义演变考被引量:1
《中医文献杂志》2021年第6期1-4,18,共5页罗宝珍 刘庆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简帛资料与战国秦汉疾病史研究”(16YJA770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三部出土医学简帛脉学文献的综合研究”(2019BTQ0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课题“简帛资料与秦汉疾病词汇研究”(2020C25)。
本文通过梳理秦汉出土及传世文献中的皮肤病名"疥""瘙""痂",认为秦汉"瘙""痂"均指皮肤瘙痒、皮屑如鳞甲甚至化脓出汁的类名,"疥"则为其初起症状。魏晋隋之后,"疥"逐渐取代"瘙""痂"成为皮肤病类名;"痂"的语义范围缩小为疮口脱干的鳞甲;"...
关键词:   词义演变 
秦汉医方“水火之齐”考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2期7397-7401,共5页罗宝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No.16YJA770008);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项目(No.2020C2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o.2019BTQ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19ZDA195)。
笔者梳理秦汉文献,认为《汉书·艺文志》中"水火之齐"的"齐"隐含"齐等"的核心义,通过水火节度,调和药物气味厚薄、药性刚柔,实现"药-方-病"的"齐等"。简帛医方多见水、燃料、火候具体运用:小火久煮则味薄性柔,和解补益;大火快煮则味厚性...
关键词:秦汉医方 水火之齐 内涵 运用 考证 
老官山医简《诸病》病名考释四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33-137,共5页罗宝珍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6YJA770008);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2020年度项目(编号:2020C25)。
老官山医简《诸病》记述丰富病名,一些病名不见于后世。综合文字学、训诂学、中医学知识,考释“伤中要脾”“月风”“勇瘕”“承瘕”四个病名,认为“伤中要脾”之“脾”乃“髀”之异体,谓“伤及腰部及大腿”;“月风”当作“肉风”,指风...
关键词:老官山医简 《诸病》 伤中要脾 月风 勇瘕 承瘕 语义 命名 
中医方剂命名研究进展被引量:1
《湖南中医杂志》2020年第11期204-206,共3页陈秋霞 罗宝珍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9124,JAS1502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A770008);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5B127);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8044)。
方剂是中医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医学继承和延续的主体部分,而方剂命名则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和我国古代医者意识形态的媒介。方剂是中医药方的统称,自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以来,出现的方剂浩如烟海,故而,关于中医方剂...
关键词:中医方剂 命名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综述 学术性 
快速输入中医生僻字技巧
《山海经》2019年第12期0032-0032,共1页刘文锋 罗宝珍 
中医专业词汇中有较多生僻字,这些生僻字在计算机文字输入过程中给中医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困扰。本文以输入“ ? ”字为例,介绍使用搜狗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结合相应输入技巧快速输入中医生僻字的4种方法,以飨读者,达帮助提高读...
关键词:生僻字 中医 输入技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