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三国时期汉文佛经中的差别色释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英杰 

机构地区:[1]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出  处:《美术文献》2021年第9期26-30,共5页Fine Arts Literature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汉三国时期汉文佛经中的色彩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G05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汉文佛经中的差别色是由本色(青、黄、赤、白)差别生成的颜色,即青、黄、赤、白之外的所有颜色皆为差别色。后汉三国时期,汉文佛经中的差别色有苍、绀、黛、红、绯、金、黑、黧、黤、木兰等,这些差别色在不同的经文语境中发挥着特定的描写功能,呈现出更为细腻的色相形态。有的差别色如金、黑还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观念性,对佛教义理的表达具有特别的作用。差别色虽然不及本色运用广泛,却与本色同样重要,是汉文佛经色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 键 词:颜色 差别色 金色  

分 类 号:J063[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