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婧杰[1]
机构地区:[1]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出 处:《美术文献》2021年第9期37-39,共3页Fine Arts Literature
基 金: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以辽代纹饰为例”(项目编号:NJSY20208);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地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辽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0ZJD024)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象征,更是中西方文化、商贸、科技等方面沟通交流的桥梁。草原丝绸之路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十分繁盛。辽朝一度雄踞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使东西方交流在此十分密切,经济文化交融也空前繁荣。本文首先探讨在草原丝绸之路背景下,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辽代纹饰的主要特征,解读辽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在动力;其次论证草原丝绸之路在辽代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最后探讨辽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本质内涵、辽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启示及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辽代纹饰 当代草原丝绸之路 中西方文化融合 启示
分 类 号:K8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