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杰

作品数:2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纹饰艺术设计草原丝绸之路辽代蒙古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包装工程》《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传统纹饰回形纹的嬗变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0-23,共4页张嘉兴 李婧杰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14世纪中国北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纹饰研究”(22YJAZH048)。
回形纹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生活诉求。文章在前人对回形纹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探究回形纹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审美、文化、民族交流和经贸等因素对回形纹发展的影...
关键词:回形纹 发展历程 样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融合地域文化IP的“三一五三”教学改革实践被引量:7
《包装工程》2023年第S01期609-616,共8页李婧杰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第三批)(2021ZZB048)
目的 以乡村振兴发展中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为需求,地方高校设计学科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供给,针对“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偏差,通过辽金元纹饰为代表的地域文化IP打通包装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优化地方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教...
关键词:乡村振兴 包装设计 地域文化IP 辽金元纹饰 课程教学改革 
中华文化认同在辽金元竹纹饰中体现研究
《收藏与投资》2023年第4期79-81,共3页李婧杰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第三批)(项目编号:2021ZZB048)。
本文通过研究辽金元三朝器物上的竹纹饰,揭示这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情况。以竹子为出发点,应用艺术考古的理念,在辽金元器物中搜寻竹子纹饰,从竹子蕴含的精神、竹纹器物的分型、竹纹的象征作用和中华文化影响下竹纹的流变...
关键词:竹纹 辽金元 中华文化认同 交流交融 
元代孝悌纹饰的中华文化认同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29期9-10,28,共3页李婧杰 
文化习俗、饮食习惯、文学艺术及审美喜好等构成了某个群体的文化共识,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一直是动态发展的,会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交融逐渐扩大,文化的存在、发展和流变都与文化认同有关联。文化认同是文化凝聚力的基础,是文化最...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共识 文化凝聚力 饮食习惯 文化习俗 儒家思想 元代 文学艺术 
“一聚焦,四创新”——智慧教育提升《品牌形象设计》课程高质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7期4-6,共3页李婧杰 
WL202026赤峰学院2020年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品牌形象设计》。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其人才培养定位,其专业发展也应紧扣定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艺术类课程的美育功能,聚焦好回应社会需求,提升社会美育的任务。《品牌形象设计》将智慧教育引入教学实践中,在创新利用智慧平台上课程的优质...
关键词:智慧教育云平台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品牌形象设计 课程高质量教学 
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陈国公主墓葬饰和随葬物的文殊像探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28期174-178,共5页李婧杰 
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以辽代纹饰为例”(项目编号:NJSY20208)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地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辽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0ZJD024)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草原丝绸之路将佛教带入了中国,辽代将佛教本土化,文殊信仰逐步根植于辽国上层贵族到黎民百姓的意识之中。该文以未被盗掘的陈国公主墓为研究对象,提出墓主人所戴的黄金面具实为刻意模仿的“佛面”,而那件代表丝路文明交流的“琥珀胡人...
关键词:草原丝路文化交流 辽代 葬饰风格 琥珀璎珞 黄金面具 胡人驯狮 
辽代纹饰发展变迁对草原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美术文献》2021年第9期37-39,共3页李婧杰 
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以辽代纹饰为例”(项目编号:NJSY20208);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地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辽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0ZJD024)的研究成果。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象征,更是中西方文化、商贸、科技等方面沟通交流的桥梁。草原丝绸之路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十分繁盛。辽朝一度雄踞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使东西方交流在此十分密切,经济文化交融也空前繁荣。本...
关键词:辽代纹饰 当代草原丝绸之路 中西方文化融合 启示 
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凤纹与轮菊纹的西渐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9期8-13,共6页李婧杰 刘义 
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以辽代纹饰为例”(NJSY20208);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地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辽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2020ZJD024)。
辽代是草原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为在草原丝绸之路西段搜寻能够反映东方文化影响的例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以两种纹饰题材——凤纹和轮菊纹作为例子,在辽代器物上寻找与之相同或相近的纹饰进行说明和...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 凤纹 轮菊纹 辽代 
草原丝绸之路上辽代文化对西方纹饰的影响研究
《美术文献》2021年第8期43-45,共3页李婧杰 
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以辽代纹饰为例”(项目编号:NJSY20208);2020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地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辽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0ZJD024)。
中国历史上的契丹民族在北方草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辽帝国,辽国吸纳、借鉴中原文化,将其渗透入政治、经济与文化各个领域,形成了特有的器物装饰纹饰。此后,由于政权更迭,契丹族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国。西辽国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继承和发...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 辽代文化 纹饰 东西方文化交流 
低幼儿童蒙古语学习绘本设计开发的实践研究
《求知导刊》2020年第45期6-7,共2页李婧杰 
2018年赤峰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赤峰学院艺术设计课程与产教融合研究”(JYXMY201811);2019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科研资助项目“蒙古族故事立体绘本设计及其蒙古语文教学研究”(NYYB-2019020)。
文章依据低幼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理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总结了体验式语言学习型立体绘本的设计与开发经验,利用以上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形成了开发低幼儿童蒙古语学习立体绘本的创意思路,在情感基础、色彩影响、材料选择和剪纸艺术...
关键词:低幼儿童 蒙古语 绘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