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金羽 Cao Jiny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6期33-46,共14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宗教和灵性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批准号为20BZJ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上帝之死"成为一种对时代的文化诊断,而不同理论家都试图回应此问题,从而为理解上帝形象提供新的路径。在上帝之死之后的时代里,事件理论提供了理解上帝形象的新路径,并为探讨当代社会的神圣基础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事件对主权神学的解构、事件的弥赛亚主义救赎以及事件的普遍主义政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