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莹 卢茜 张文娟 邢飞鹏[1] LEI Ying;LU XI;ZHANG Wen-juan;XING Fei-peng
机构地区:[1]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2]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3]秦皇岛爱尔眼科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22年第2期209-212,共4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902A096)。
摘 要:目的对秦皇岛市6~12岁学龄期儿童的乳牙滞留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5月,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秦皇岛市随机抽取2000名6~12岁学龄期儿童,按年龄组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问卷调查。利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期儿童乳牙滞留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的2000名学龄期儿童乳牙滞留人数为671名,滞留率33.55%,人均乳牙滞留数为0.81±0.75。8岁组儿童的乳牙滞留率和人均乳牙滞留数最高(46.18%,0.95±0.77),12岁组儿童滞留率和人均乳牙滞留数最低(22.46%,0.68±0.71)。不同年龄组间乳牙滞留率及人均乳牙滞留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476,P<0.05;F=5.655,P<0.05)。男性儿童的乳牙滞留率和人均乳牙滞留数均大于女性儿童,城市儿童的乳牙滞留率和人均乳牙滞留数均大于乡村。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超重/肥胖、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及看过牙医是保护因素,有口腔不良习惯、进食甜食频率高是危险因素。结论秦皇岛市6~12岁学龄期儿童的乳牙滞留情况应引起重视,并且针对个人生活习惯、父母文化程度、个人体征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干预,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